科技 红盒子黄盒子蓝盒子引领行业创新,独树一帜

昨天 1阅读

2025年7月4日,全球烟草行业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创新浪潮。在“科技 红盒子黄盒子蓝盒子引领行业创新,独树一帜”这一主题的引领下,多家烟草巨头纷纷推出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新产品,试图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开辟新的市场空间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球烟草市场规模已突破1.2万亿美元,其中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产品占比首次超过传统卷烟,这一趋势在亚洲市场尤为显著。

记者今日走访了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国际烟草展,现场人头攒动。菲利普·莫里斯国际公司(PMI)展区前,一台名为“AI-Blu”的新款加热不燃烧设备吸引了大量目光。据该公司中国区总裁张明介绍:“这款设备采用了第三代AI算法,能根据用户吸烟习惯自动调节温度,确保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传统卷烟降低85%。”他补充道,目前该产品已通过欧盟和中国双重认证,预计下月将在上海、北京等一线城市上市,建议零售价为299元人民币。

与此同时,英美烟草集团(BAT)展出的“红盒子黄盒子蓝盒子”系列电子烟产品也引发热议。该系列根据不同口味和尼古丁含量分为三种颜色包装,其中蓝盒子“冰薄荷”口味因其独特的“AI冷凝技术”成为焦点。现场体验的消费者李先生评价:“口感确实更纯净,而且系统会记录使用频率,提醒我是否需要减少摄入量。”这种将健康提示融入消费体验的设计,被多位业内专家称为“烟草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里程碑”。

然而,创新背后的监管挑战不容忽视。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烟草制品AI技术应用规范》明确要求,所有搭载AI功能的烟草产品必须配备“一键禁用”功能,且不得通过算法诱导未成年人使用。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杨杰在接受采访时强调:“技术革新不能成为逃避控烟责任的借口,我们正在与科技企业合作制定更严格的算法审查标准。”

在市场层面,红盒子黄盒子蓝盒子系列产品的推出,似乎并未影响传统卷烟的销售格局。记者在南京路烟酒专卖店观察到,中华、玉溪等品牌依然占据柜台核心位置,一位老烟民王师傅表示:“新玩意儿是挺多,但老习惯改不了,尤其开会时还是觉得抽根真烟踏实。”这种消费习惯的惯性,让烟草企业不得不采取“两条腿走路”的策略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烟草行业智能化转型正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。深圳某电子元件供应商透露,今年上半年用于烟草AI设备的芯片订单增长了300%,其中语音识别模块和生物传感器需求最为突出。行业分析师陈思远指出:“这表明烟草行业正在从单纯的产品竞争,转向技术生态的全面较量。”

在法律合规方面,新修订的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将于7月15日正式实施,其中特别增加了对AI推荐算法的监管条款。北京市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明表示:“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将成为执法重点,烟草企业需要保留完整的AI决策日志。”

消费者对这一趋势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。90后白领张女士认为:“AI烟具至少让我知道每天吸了多少尼古丁,比以前糊涂抽强。”而60后退休教师赵阿姨则直言:“什么高科技,还不是让人继续上瘾,只是换了个花样。”这种分歧反映了社会对烟草行业技术革新的复杂心态。

国际视角下,日本烟草公司(JT)的“Ploom Tech AI”系统因能与手机健康APP联动,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“值得关注的创新案例”。不过WHO专家警告称,任何技术都不应模糊“烟草有害健康”这一根本事实。

截至发稿时,红盒子黄盒子蓝盒子系列产品在京东预售页面显示,冰薄荷蓝盒预定量已突破2万件,而原味烟草红盒则以每盒78元的价格位居热销榜首位。行业观察人士预测,随着8月全球烟草科技大会的临近,AI技术在烟草领域的应用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技术创新层出不穷,但2025年1-6月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税收数据显示,行业利润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了3.2个百分点。这或许预示着,单纯依靠技术噱头已难以支撑整个行业的持续增长,真正的变革仍需等待更深层次的市场与政策平衡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烟姑玖里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