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 速递 直供国烟批发货到付款净化市场 一举两得

昨天 1阅读

2025年7月4日,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“净网行动”高潮,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重拳出击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烟草制品流通渠道。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,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.2万余起,查获假冒卷烟超过5.6亿支,市场净化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.2个百分点,为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在广东广州海珠区某大型批发市场,记者注意到,以往鱼龙混杂的烟草摊位已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“合法经营、诚信经营”的电子标识牌。一位姓李的批发商告诉记者:“现在市场管理比以前严格多了,尤其是‘直供国烟批发货到付款’这种模式,让我们这些守法经营者有了稳定的货源渠道。现在我们进货都得通过省级烟草公司的‘云采通’系统,每笔交易都有电子追溯码。”

据《2025中国烟草市场年报》显示,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达到1.87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,其中真品卷烟占比首次突破98%。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‘净网行动’让消费者有了更明确的选择标准,我们的‘云烟’系列在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2%,消费者越来越认准正规渠道。”

然而,记者在暗访中发现,仍有不法分子利用“直播带货”等新兴渠道销售假烟。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展示的缴获物中,包括一批通过抖音私域流量销售的“中华”牌假烟,每条售价仅120元(真品市场价约500元)。执法人员透露:“这类假烟多来自越南、缅甸边境加工厂,通过加密通讯软件接单,消费者收到货后很难追溯来源。”

烟草专卖法专家、中国政法大学李明教授指出:“2024年修订的《烟草专卖品管理处罚条例》加大了对电子渠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倍罚款。但技术迭代速度远超监管,特别是NFT等新型支付手段被用于洗钱,这需要监管部门与互联网平台建立更紧密的协作机制。”

在消费者端,市场分化现象明显。记者随机采访的30位烟民中,75%表示愿意为正品支付溢价。“我在‘直供国烟批发货到付款’渠道买过一次,虽然贵一点,但包装防伪标识齐全,抽起来口感也正,”深圳公务员陈先生展示他刚收到的“利群”香烟说,“假烟抽完喉咙疼,算下来更不划算。”

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。在山东临沂烟草市场,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贩透露:“现在县城里还有不少人在微信群里买假烟,一条‘玉溪’只卖150元,比正规渠道便宜近一半。这些人信不过扫码验证,总觉得‘越贵越假’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。记者了解到,中国烟草总公司今年投入15亿元建设“一码通”系统,消费者扫描烟盒上的专属二维码,即可查询从种植、生产到销售的全程信息。湖北中烟的“黄鹤楼”品牌率先在高端产品中植入RFID芯片,防伪准确率达到99.9%。

然而,技术升级也面临新挑战。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张教授表示:“现在出现了‘芯片克隆’技术,不法分子能复制正品芯片信息。监管部门需要建立更动态的数据库,每10分钟更新一次防伪信息,才能有效应对。”

在政策层面,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各地建立“黑白名单”制度,将涉烟违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,纳入黑名单的违法人员再犯率下降了40%。

“直供国烟批发货到付款”模式的推广成为行业亮点。记者调查发现,该模式由省级烟草公司直接对接终端零售户,取消中间环节,通过顺丰冷链物流配送,确保香烟在运输过程中不被调包。河南省烟草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:“我们正在试点‘区块链+烟草’项目,未来消费者付款后,从扫码验货到开箱确认的全过程都将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链上。”

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洲区代表在邮件采访中表示:“中国烟草市场的净化举措对全球反假烟斗争具有示范意义。我们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‘真品保障’的重视度提升,这将促使更多跨国企业加大真品追踪技术研发投入。”

截至发稿时,记者获悉,全国已有27个省份建立了烟草市场监测站,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模式。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:“下半年将重点打击利用‘直播+社群’模式销售假烟的新型犯罪,同时推动‘直供国烟批发货到付款’模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。”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烟姑玖里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