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 中华烟编码区域销量猛增 一飞冲天
2025年7月4日,中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区域销量数据公布,各大烟企销售情况备受关注。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,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,多地烟草销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,其中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再次成为市场热议话题。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,该编码不仅用于追溯产品真伪,更反映了不同批次的生产和流通情况,成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在华东地区,上海烟草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本月“中华”品牌销量环比增长8.5%,其中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显示,高端产品“中华(硬)”和“中华(软)”占据主要市场份额。一位长期从事烟草批发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:“现在消费者对香烟真伪的辨别意识越来越强,‘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’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,这也是我们日常销售中必须向客户强调的细节。”
与此同时,华北地区销量表现同样亮眼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5年7月前四周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%,其中“中华(金中支)”等新品受到市场青睐。记者走访北京西单商圈多家烟店发现,尽管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已被大多数消费者熟知,但仍有个别消费者因编码模糊而误购假货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强调:“消费者在购买时,务必仔细核对编码清晰度和排列顺序,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。”
在南方市场,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全省销量同比增长9.2%,其中“双喜(硬经典)”和“红双喜(软)”销量突出。不过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部分消费者对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的作用存在误解。广州一位烟民李先生表示:“我一直以为编码只是生产日期,后来才知道它还能防伪,以后买烟会更注意。”行业专家指出,这种认知偏差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,需要烟草企业和监管部门加强宣传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新修订的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对电子烟监管、烟叶种植区域划分等内容进行了细化。记者查阅条例发现,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标注清晰的数字编码,并规定零售商户不得销售无编码产品。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伟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编码制度的严格执行,是打击假烟、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。”
在西南地区,四川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,本月销量同比增长7.8%,其中“娇子(X)”等地方品牌表现抢眼。然而,记者在成都走访时发现,部分偏远地区仍有消费者对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重视不足。一位烟店老板坦言:“有些老顾客只认品牌,不怎么看编码,我们只能反复提醒。”业内专家建议,烟草企业应结合数字化手段,开发更直观的编码查询工具,提升消费者认知度。
从行业市场行情来看,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市场呈现“高端稳、中端增、低端缓”的特点。中国烟草总公司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,二季度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被查询次数环比增长15%,反映出消费者对真伪追溯的需求提升。一位资深烟民王女士告诉记者:“现在买烟都会用手机扫一下编码,感觉更放心。”
在监管层面,各地烟草专卖局近期加大了市场巡查力度。记者跟随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队突击检查时发现,一家违规销售假烟的烟店因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与正品不符而被当场查处。执法人员表示:“编码是‘电子身份证’,任何伪造行为都逃不过专业检测。”
消费者评价方面,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到大量反馈。一位自称“老烟枪”的网友表示:“以前觉得编码是摆设,后来买到假烟后才知道多重要。”而另一位消费者则建议:“希望编码能更人性化,比如增加颜色区分不同批次。”
综合各方信息来看,2025年7月中国烟草市场区域销量稳中有升,但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等合规性问题仍需持续关注。业内人士预计,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和监管趋严,编码制度将在烟草市场规范中发挥更大作用。不过,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,部分烟民对“中华烟上的数字编码”的理解仍存在误区,这提示烟草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宣传策略,确保消费者真正掌握这一重要的产品信息。